每日常识-18

1.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,实行了哪项制度?

答案: 郡县制
解析: 秦始皇推翻六国后,废除了西周以来的 “分封制”(诸侯世袭统治),在全国推行 “郡县制”—— 将全国划分为 36 郡(后增至 40 余郡),郡下设县,郡县长官由中央直接任免、不世袭。这一制度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直接控制,奠定了中国古代 2000 多年地方行政制度的基础。


2. 元素周期表展示什么?

答案: 元素周期性规律
解析: 元素周期表以 “原子序数递增” 为顺序排列所有已知元素,将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归为同一纵行(称为 “族”)。它清晰展示了元素的核心性质(如原子半径、化合价、金属性 / 非金属性)随原子序数增加而呈现的 “周期性变化”,比如同一族元素化学性质相似、同一周期元素从金属性逐渐过渡到非金属性,是化学研究和学习的核心工具。


3. 牛顿三大定律包括哪些?

答案: 惯性定律、加速度定律、作用反作用定律
解析: 牛顿三大定律是经典力学的基础:

  1. 惯性定律(第一定律):物体会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,直到外力迫使它改变运动状态;
  2. 加速度定律(第二定律):物体的加速度与所受合外力成正比,与质量成反比,公式为 “F=ma”(力 = 质量 × 加速度);
  3. 作用反作用定律(第三定律):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,总是大小相等、方向相反,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(如走路时脚蹬地,地对脚也有向前的反作用力)。

4. 氧化还原反应特点?

答案: 电子转移(本质),化合价升降(外在表现)
解析: 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 “电子转移”—— 可能是电子的直接得失(如金属与盐的反应),也可能是共用电子对的偏移(如燃烧反应)。其外在表现是 “元素化合价的升降”:化合价升高的过程叫 “氧化反应”,化合价降低的过程叫 “还原反应”,两者必然同时发生,且电子转移总数相等(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)。


5. 黄河发源于哪个省份?

答案: 青海省
解析: 黄河的源头位于青海省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北麓 —— 具体是约古宗列盆地的卡日曲(主流源头)。它从青海出发,流经青海、四川、甘肃、宁夏、内蒙古、陕西、山西、河南、山东 9 个省级行政区,最终注入渤海,全长约 5464 公里,是中国第二长河,因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携带大量泥沙,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。


6. 中国最南端的城市是?

答案: 三沙市
解析: 三沙市是 2012 年设立的地级市,管辖范围包括西沙群岛、中沙群岛、南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,市政府驻地为西沙群岛的永兴岛。它是中国地理位置最南总面积最大(含海域) 、陆地面积最小的地级市,也是中国管辖海域面积最广的城市,对维护南海权益具有重要意义。


7. 中华民国成立于哪一年?

答案: 1912 年
解析: 1911 年 10 月 10 日 “武昌起义”(辛亥革命)爆发,随后各省纷纷独立,推翻清朝统治。1912 年 1 月 1 日,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 “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”,正式宣告中华民国成立,定五色旗为国旗,改用公历(以 1912 年为 “民国元年”)。这一事件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,开启了近代共和政体的历史。


8. 第一宇宙速度是多少?

答案: 约 7.9 公里 / 秒(地球表面附近)
解析: 第一宇宙速度是航天器在 “地球表面附近” 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,也是航天器最小发射速度—— 达到这个速度,航天器能克服地球引力绕地球运行而不坠落(若低于此速度,会因引力作用落回地面)。它由 “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” 的公式推导得出,数值约为 7.9km/s,又称 “环绕速度”。


9. 元素周期表中,最轻的元素是?

答案: 氢(H)
解析: 氢的原子序数为 1(原子核内只有 1 个质子),相对原子质量约为 1.008,是元素周期表中最轻的元素。它也是宇宙中含量最丰富的元素 —— 约占宇宙总质量的 75%,常态下为双原子气体(H₂),是构成水(H₂O)、有机物(如甲烷、蛋白质)的基本元素,在能源(如氢能)、化工等领域应用广泛。


10. 什么是有机化合物?

答案: 通常指含有碳原子的化合物(除简单含碳无机物外)
解析: 有机化合物的核心特征是 “含碳”,但并非所有含碳化合物都是有机物 —— 需排除简单含碳无机物,如一氧化碳(CO)、二氧化碳(CO₂)、碳酸盐(如 CaCO₃)等。有机物中碳原子可通过共价键形成长链、环状、分支等复杂结构,能构成数百万种不同分子,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(如糖类、蛋白质、脂肪、核酸均为有机物),也广泛存在于石油、塑料、药物等人工制品中。
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6
评论 抢沙发

请登录后发表评论

    暂无评论内容